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新闻

范扬的书法

 2010年9月出版的《中国美术家》期刊,推出了著名画家范扬的书法专题。诚一斋是当年最先推介范扬书法的画廊,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以下是诚一斋主人当年为刊物撰写的文章。

 



                                                                                                                    范扬的书法                  

              

                                                                                                                                                                                                               阿徐

 

                                                                                                                   范扬书法成拍场新宠

 

当范扬先生的书法在北京保利、河南永和、河南新恒丰等大小拍场频频拍出高价,一幅对联被追至近两万元才落槌时,正在澄怀馆挥汗如雨一张又一张为永远打发不完的前来索字的人书写的范扬先生,并不知晓自己近乎无偿赠人的书法变成了一摞摞钞票进入别人的腰包。当有人把这情况告诉范扬先生时,他似乎浑然不觉:“我的字真能卖那么贵?”依旧有求必应地为索字者免费书写。朋友看不过去了,从雅昌艺术网下载了他的书法拍卖记录摆在他的案前。不会上网的范扬先生这才知道:仅2010年上半年,他的书法就在全国上拍42幅,成交额40多万人民币。

 一贯做人大气的范扬先生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天天有这么多人来要字,看来得收费挡一挡了!”说笑着,把僵硬的脖颈转两转,挥舞两下发酸的胳膊,仍旧有求必应地埋头继续给别人写。仅2009年春节,驻京某大单位就通过诚一斋请范扬先生写了120幅对联,用于节日走访和看望老干部。过去,他们走访和看望老干部都是送一张购物卡,并不受待见。现在送一幅范扬先生的书法,受赠者视若珍宝。2010年,该单位又委托诚一斋向范扬先生订了100幅书法作品。在当代画家中,书法能够进入门坎颇高的拍卖市场的可谓凤毛麟角,范扬先生是其中的一个。

 

                                                                                                                    书法被画名所掩

 

其实,现在真正认识范扬先生书法价值的人并不多。古代有文名掩于画名者,范扬先生正是如此。因为他的画太有名,书法被画名所掩。人们更多知道的是他的红衣罗汉和青绿山水,因为这类题材的作品长期以来被画廊和藏家追捧,并卖成天价。尤其是红衣罗汉,几乎成为范扬作品的品牌。其实,范扬先生绘画题材广泛全面,人物、山水、花鸟无不精深。他曾以人物画享誉画坛,早年留校南京师范大学创作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的工笔人物《支前》,在几十年后的建国60周年全国美展上展出,仍令当今工笔画大家流连忘返,赞叹不已。但真正使他蜚声海内外的却是山水,从他的画中能感到吴镇笔下的浑朴苍郁之气, 王原祁山水中层次的重叠和稠密,董其昌画中的清润秀雅之韵和黄宾虹笔墨中的华滋浑厚。

孟轲云:“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范扬先生的画之所以能够名世,除了他学养渊博,从法则,求意境,求神韵外,最重要的是在于他以自己之心性体貌,深入自然,会心自然,写我游观中所得自然,真正做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绘画中,他主张师古人,注重师造化,追求师我心。“我家墨法我家山”是他绘画语言的独立精神,“笔所未到气已吞”是他绘画的独特境界,“笔墨当随时代”是他能够在继承中创新的法宝。


 范扬先生的画之所以能够名世,在于他兼综并蓄,旁收博采。他攻王原祁,学范宽,追董其昌、王时敏,喜欢八大,也崇拜凡高和塞尚。正因为学古借今,博采众长,“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又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他走出独一无二的路子而木秀于林。

范扬先生的画之所以能够名世,还在于他的自信。他多次讲过:“我要做的是历史性的画家,我从学画的那一天起,我就认定将来一定成为第一流的大画家。我从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我要做的事,是纵览历史,寻找自己的坐标。”一个画家如果没有自信的话,他肯定是画不好的。正因为坚信自己是最好的,并以殉道者的精神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沿着自己认准的路执着前行,范扬先生达到了我心即我法的境界,形成清朗明快、随意自由、骨法用笔、刚柔相济、补白、滋润、浑厚,酣畅淋漓、恣肆纵横的笔墨语言。          

          
                                                                                                               画品正源于书格高

 
  唐人张彦远说:“工画者多善书”。中国画家笔下功夫,基本上就是书法基础,书法功力达到什么程度,绘画功力也就达到什么程度。范扬先生正是如此。

 
 范扬先生说,他在书法上下了很大工夫。他的画之所以能“笔厚墨沉”,根底也正在于其对书法的深入把握。范扬先生生长在一个具有翰墨情缘的书香世家,从小受传统文化滋养,年幼时在外婆指导下学习书法。1977年,他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从素描入手又习书法。他的书法学钟繇,兼习颜鲁公、黄山谷、青藤、八大诸家,又吸收了篆籀、碑铭笔法,化碑入帖,碑帖兼容。他注重骨法用笔,线条结实厚重,结体内紧外松,开合有度,特别是吸收了大王的内掩和黄山谷的长枪大戟,粗细相间,妙趣天成,没有一点对线条的糅粝和结体的做作。他有意强调中国文字本身的美感,并将这些提炼成的符号使用在字体的构架中,也运用在篇章的节奏中,甚至强化在作品的气息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拉开了与当代书家的距离。

  
 当然,对范扬先生的书法也有人不以为然。“不能令人一见爱悦”“虽然功力深厚,就是不好看”。殊不知,这正是外行的看法。傅雷说:“看画如看美人。一见即佳,渐看渐倦,此能品也。一见平平,渐看渐佳,此妙品也。初若艰涩格格不入,久而渐领,愈久而愈爱,此神品也,逸品也。观画然,观人亦然。美在表皮,一览无余,情致浅而意味淡,故初喜而终厌。美在其中,蕴藉多致,耐人寻味,画尽意在,故初平平,而终见妙境。”这是傅雷看黄宾虹画的感受,看范扬先生的书法也正是如此。乍一看,长枪短戟,粗头乱服,不拘章法。再细看,笔笔到位,字字不倒,行行不倒,愈看愈爱,摄人魂魄。



  如今,在人们热追范扬先生的画时,有识之士却悄然关注起他的书法了。三五年内,范扬先生的书法必将像他的红衣罗汉一样洛阳纸贵,为世人所认识,为内行所青睐,为藏家所追捧。


 

(说明:展示作品均为诚一斋美术馆所有,欢迎垂询!微信ID:wj2013811 )

 

 

 

 
您是第 24633102 位访问者